top of page
  • Hao Tan /谭浩

从招商局对澳洲纽卡斯尔港的收购看一个‘好故事’的重要性


(本文以“招商局讲了个好故事“为题于2014年4月28日首发于财新网”无所不能“栏目)

一夜间,世界最大的煤出口港——澳洲纽卡斯尔港,转手了。4月30日,澳洲纽卡斯尔港的所有者澳洲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与由中国招商局集团和澳洲Hastings 基金组成的财团达成协议,后者将以17亿澳币(约99亿人民币)的价格获得港口98年租约。在租约期内,由中国招商局集团和Hastings 基金各入股50%设立的投资公司将行使对港口的控制权,以及拥有港口范围内码头、土地、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收益权。

作为国际第一大煤出口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在上一财政年度共出口1亿4千万吨、价值150亿澳币(约900亿人民币)的原煤。在国际原煤市场上,纽卡斯尔港价格历来是重要的煤价指标。据报道,这次租约吸引了包括李嘉诚的长江基建,德意志银行,麦格理银行,中国建筑以及其他来自澳洲和美国的竞标者。虽然此次收购对于招商局短期及长期的财务贡献还有待观察,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次竞标的胜出对于招商局旗下基础设施投资业务的国际化,以及创造与招商局现有船运和港口业务的协同效益,进而对国际能源运输市场发挥更大影响力具有非凡意义。

按照纽卡斯尔一家本地媒体的说法,这次交易意味着港口控制权“从一个政府到另一个政府的转移”。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招商局身为中国巨型国企,尤其是国资委直管的113家央企之一,在某些人看来,招商局的中标也意味着‘中国政府’对澳洲一项重要资产的间接控制。

中国大型国企在西方国家的并购,尤其是涉及到战略性资产的并购,历来受到相当的政治阻力。几年前,中铝公司对全球三大矿业公司之一的澳洲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的收购就被某些舆论视为中国的政府行为而 遭遇到严重的阻力,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招商局的收购却明显不同。特别是考虑到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此次招商局用于收购纽卡斯尔港的资金可能部分或全部来自定位于“辅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中国国资委下属的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这却并没有引发潜在的‘中国阴谋论’。在消息宣布后,主流舆论都对这一结果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评价,这不能不说是招商局管理层的一个成功。

对所有希望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特别是中资国企来说,这次招商局竞标的成功至少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需要讲好你的故事。

招商局集团对澳洲纽卡斯尔港的收购,首先是一个海外资本与当地政府、当地社区共赢的故事。这次收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澳洲联邦和新南威尔士州双双实现了政府更迭。新执政的自由党与之前的工党不同,奉行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对‘旧’的国有资产进行私有化,并用取得的资金投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政府执政的优先目标。尽管工党政府之前的私有化方案频频夭折在劳工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体的反对声中,在澳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实下,自由党的这一目标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比如笔者每每搭乘从纽卡斯尔到悉尼的火车, 150公里的路程差不多需要花费3个小时。尽管知道不可能,有时也不禁希望澳洲有一天能出现一个像中国铁道部那样的强力部门来推动一下高铁建设。在这个时点上,海外资本的出现给当地带来了看得见的利益,因此得到政府和舆论的认可。这与几年前中铝公司对力拓的收购明显不同。那时候,中国公司被视为‘抄底者’和澳洲资源的‘潜在垄断者’,因而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最后导致了收购的失败。

这也是一个行业领导企业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获得应有商业收益的故事。虽然在中国市场,中国的大型国企很可能是一个金字招牌,但在西方国家这却往往是一个减分的因素。这次在澳洲关于招商局收购的政府新闻稿和媒体报道中,描述这个新东家的关键词包括‘140年航运和港口行业经验’,‘数个国际港口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超级油轮船队的船东’,‘全球的最大集装箱生产商’,‘总部位于香港的大型物流和金融集团’。在这些关键词下,中国招商局的专业港口营运经验被屡屡提及,招商局收购纽卡斯尔港的商业逻辑得以凸现,而招商局的国有背景被弱化了。

这还是一个有着良好纪录的的国际投资者的故事。招商局20年前在澳洲就有涉足,特别是2010年对澳大利亚托盘生产与租赁服务企业路凯公司(Loscam Ltd.)的收购,以及2013年对法国达飞海运下属Terminal Link港口公司49%股份的收购更是近两年来招商局在欧美国家运输相关行业的大手笔。前者是招商局集团在亚洲外第一个大型海外收购行为,后者显示了招商局在欧美市场营运港口的能力。这些投资到目前为止运营良好。除此以外,招商局还投资及管理着广泛分佈在中国、印度次大陆、非洲、欧洲及地中海等地区的多个港口。招商局对这些资产的运营能力和盈利纪录无疑大大增强了市场对招商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公民的信心。

当然,经营企业光靠讲故事是不够的,一个好的故事也需要‘基本面’来支撑。但是对比招商局收购纽卡斯尔港和其他包括中铝在内的国企海外收购的经历,能讲一个好故事确实是一个企业及其领导人必须要做的功课。正如一个哲学家所说,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了我们怎样理解这个世界,参与这个世界,也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在经营特别是海外经营中减少外部阻力、获得利益相关人的支持,进而取得国际化战略的成功。


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谭浩 本文于2023年1月19日首发于新加坡《联合早报》。以下是作者原文,与发表的版本略有不同。 和当前中国抗疫遇到的挑战类似,中国的能源革命受到过度依赖“自上而下” 决策体制的制约。这一体制的内在矛盾,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从2014以来,中国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目标的“能源革命”成为中国领导人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战略。在过去8年间,中国能源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以风能、光

谭浩 本文2022年6月17日首发于新加坡《联合早报》 美国总统拜登5月27日在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其中提到他在当选美国总统当晚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次通话。拜登在演讲中说:“我们生活在独裁国家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全球斗争中。……我与习近平的会面比任何其他世界领导人都多。当他(习近平)在选举之夜打电话给我祝贺我时,他对我说了他之前多次说过的话。他(习近平)说:‘民主政体无法在21世纪持续

bottom of page